五年来,在岳阳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疫情、战洪水、抓治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五年来,岳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民生短板,倾力尽责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五年来,岳阳市文体事业不断发展进步,老百姓有了更多的文体活动丰富美好生活。
绘就幸福新画卷
岳阳市民生福祉得到普惠性改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这五年,岳阳市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倾心投入、砥砺前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项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
奋楫扬帆笃行,大局平安稳定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和谐稳定是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基石。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疫情、战洪水、抓治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岳阳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响疫情防控斩断毒源战。市委提出的“堵、查、隔、治、停、备、稳、督”“八字诀”,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务实有效开展工作。
从年1月21日至3月14日,全市上下持续激战54天,出色完成了所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实现了住院患者“全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为全市加快复工复产,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和经济发展保卫战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岳阳无一例新增确诊病例,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年7月,城陵矶站水位出现34.74米峰值。这个水位,位列城陵矶历史实测最高水位的第5位,也是本世纪第二高洪水位。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既“挂帅”又“出征”,带领干部群众连续作战,坚持值班值守、巡堤查险,及早发现问题,把各种危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
在如此高洪水位长时间的浸泡之下,我市50多个超警戒水位堤,总长达多公里大堤,全部固若金汤,安然无恙,真正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平安是民生之首,稳定是发展之基。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多、处置难度大的新情况,我市大力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持续打造“网格化++”三网融合联动模式、“群英断是非”“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三人小组自治等一批蕴含时代元素、具有岳阳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充分彰显群众自治基础作用。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路径、新探索切实推动岳阳市基层平安创建落到实处。近两年,岳阳进京非访人数、公共安全事故、民商事案件平均下降35%以上。全市个村(社区)中的“四无”村(社区),已由年的个上升到目前的个。
利剑出鞘,雷霆万钧。近年来,岳阳市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大要案攻坚、“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与行业监管单位协同配合、精准发力,以雷霆之势向黑恶势力发起强攻,打掉了一大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处理了一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同时,岳阳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损害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整合汇聚各方力量,亮利剑、出重拳,雷厉风行推进专项整治,把平安基石筑得更牢。
目前,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实现了命案、治安案件、交通事故“三下降”,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两上升”。年,岳阳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至年,有4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12月15日,岳阳市获得“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全国仅60个市获此殊荣。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五年来,岳阳河清海晏,发展活力澎湃激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连着民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5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民生短板,倾力尽责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5年来,我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人社部门坚持“宜业稳岗、劳有所获”,稳稳地托住就业大局,筑牢“民生之本”,向民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多项就业创业数据排在全省前列,部分关键指标甚至跃居首位,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属于省内最优控制值。
“多亏了政府的就业政策,让我和妻子有了稳定工作,现在每个月都有几千元的工资,生活像是有了根,越过越好。”43岁的孟宪中通过人社专干引荐,和妻子一同进厂就业。如今,夫妻二人每月收入约元,解决了全家温饱,实现了致富增收,他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很满足。
国运兴衰,系之教育。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5年来,全市投入5.99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两类学校所。累计使用中央和地方资金18.8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年)工程,改造提质义务教育学校4所,受益学生52.4万人。尤其是“基教十条”颁布以来,教育投入力度空前,全市师生学习和工作环境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教室装空调了!”“以后上课就不怕热了!”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平江山区桂花小学的孩子一走进教室里就感到习习凉风,原来老师们早早地就把新装的空调打开,为孩子们消去酷暑。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学校学生学习条件需求日益提升。民之所盼,政之所向,5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改造力度,其中,投入3.5亿元安装空调台,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室空调%全覆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年3月16日,备受医院暨配套工程项目在南湖新区赶山片区畈中村正式开建。医院及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39.9亿元。拟建设一所设置住院病床张,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及保健于一体的区域性三医院。这是我市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健康岳阳”的重要组成部分。5年来,全市新建医院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更加优化,群众就医更为便利。
上学、看病、就业……每一项民生工程,件件对应群众所盼所求,由此生发的实惠和福祉,也都是群众可知可见可感可享受的便利与幸福。
文体事业发展,百姓共享繁荣
五年来,岳阳市文体事业不断发展进步,老百姓有了更多的文体活动来丰富美好生活。
在东京奥运会上,岳阳籍摔跤运动员周倩实现了岳阳奥运奖牌“零”的突破。第十四届全运会上,14名岳阳籍运动员参赛,获得1金3银1铜的好成绩,参赛人数和竞赛成绩均创历史之最。
明年,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我市以高标准办好省运会、省残运会为契机,把筹备运动会与城市更新提质一体化推进,把举办运动会和提升城市软实力一体化运作,补齐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
年1月,南湖湖心螺丝岛上,文化之花激情绽放。岳阳市图书馆、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吸引全国各地近万名专家学者、市民游客前来。图书馆、美术馆新馆按照“馆、岛一体规划建设”将螺丝岛及周边水域打造成集图书阅览、文化展示、观光休闲的生态景观岛,成为市民的文化乐园、游客的“打卡”地标,为市民的品质生活添上一抹抹文化亮色。
岳阳,名楼名篇千古名扬。在纪念《岳阳楼记》诞生周年活动上,岳阳正式确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五日定为“岳阳楼日”。对于岳阳市民来说,每年有这样一个节日重温《岳阳楼记》,汲取精神动力,感受思想文化的滋润,更具幸福感和获得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面向未来,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三区一中心”新征程上,岳阳正着力推进民生建设,倾力打造更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让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开心。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