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始终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国书法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艺术文化符号,在线条的恣意穿行间,生动诠释了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丰富奥义。
王石生-草书四条屏xcmx4
书法家王石生老师从小就钟情书法,在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中,无论是书法发展史及其他书法理论,抑或书法线条,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如今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线条语言,尤其在对古人张旭、怀素和近代毛泽东书法艺术很有研究,有极深的艺术造诣。在线条线质上的把控,笔法纵肆,欹态横发,各尽其态,灵动且自然,字里行间不失一份潇洒。
王石生-草书横幅x70cm
近日,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与王石生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度的艺术对话,希望由此搭建出与艺术对话的多维意识空间,让读者在此间忘却尘世喧嚣,就此刻,静心品读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无穷之魅力。
以下为对话详录
广州艺博会:请问您是从何时开始学习书法?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哪些大师或艺术家的影响?他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王石生:我一辈子从政,但也一辈子热爱书法艺术。我从小就热爱写字,在学生时代,我是班级里字写得最好的那一个。从学校毕业后,入伍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里,我也时常练字,因字写得好,所以领导将出黑板报、写标语等宣传工作都交由我去负责。
参加艺术活动图影
退伍后,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从事党政工作,在工作期间,我仍然坚持练字,只要有空就会写字、临摹古贴等。自年退休后,便全身心钻研书法,在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导师工作室学习了四年,传统学习了书法理论,对书法起源与发展史及历朝历代各大书法家的书法特点,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晋朝“二王”,唐代张旭、怀素,宋代四家,清代王铎及近现代毛泽东的书风,对我有较深的影响及莫大帮助。尤其在学习草书方面,沿走张旭、怀素、黄庭坚和王铎和近代毛泽东书法之路径,给我莫大的启发。
王石生-草书横幅x55cm
广州艺博会:您擅长隶、楷、行、草的书法创作,如果有初学者向您请教书法,您有什么样的建议?让您一直坚持书法创作的动力是什么?
王石生:无论是学习五体书法,还是只学习一种书体,对初学者有以下六点建议:
1、对书法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什么是正确的认识,即把写字看作艺术,不能为写字而写字,要站在艺术的角度写字,以艺术的要求写字。首先,初学者要有这方面的思维转变。
2、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好阶段性学习计划。
3、要持之以恒刻苦地临摹古贴。
4、临帖是终身的,临创结合,七分临帖,三分创作。
5、走出去,请过来。即走出去求学,请进来求教。学书法同样要请老师,要进行专业学习、专业训练。
6、不断总结,不断升华,不断提高,学习书法是终身制,没有止境,书法只有相对好,没有绝对好。
几十年来,我一直坚持书法学习的动力是: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再者,书法艺术是我终身爱好。
王石生-草书对联x45cm
广州艺博会:您是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相信您对毛体书法有深刻的见解,毛体书法中的狂草尤为引人注目,有关毛体书法我们可从哪几方面去解读?
王石生:毛泽东从小就热爱书法,其从小学顾陶楷书,王羲之《圣教序》行书等,他的狂草取法唐代的张旭、怀素和北宋的黄庭坚,归纳毛体书法有以下四个特点:神骨、神采、神韵、神气。
王石生-草书横幅x70cm
一、神骨
毛泽东书品之神骨在于其身后的传统贴学功底。字势连绵,如烟云,中锋建骨,侧锋生姿,意笔相从,豪迈飞动,乃师张旭;硬毫走笔,笔画简约,连绵跌宕,雄奇超逸,实学怀素。
二、神采
只要看到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观者一眼就能辨别出是“毛体”。这是因为其书作具有个性鲜明的神采,即通常所说的“章法美”。
王石生-草书中堂x60cm
三、神韵
书法的神韵主要表现在线条的质感上。毛泽东书法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形成毛体书风,至60年代走向书法巅峰,铸就了其书法艺术的核心——丰富多彩的线条。
四、神气
贯穿这个书法作品之“气”,是书作成败的核心要素。毛泽东的书法无论是实用性书写部分,如题自、题词、书信等,还是观赏性书法部分,如赠诗、写诗、抄诗等,雄浑豪放是他书法整体气氛的主线。
王石生-草书中堂xcm
广州艺博会:您认为书法艺术有无一个评价标准,如果有的话,这个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书法才是好的?
王石生:任何艺术都有评价标准,书法艺术亦是如此。我认为评价书法艺术的评价标准可从三方面去总结:“一源”、“四法”与“意境美”。
一源:看书法是否根植于传统,源于传统。
四法:
1、看笔划,看书写笔法是否准确,起、行、收是否到位。
2、看字法,看结字是否准确精到,合乎法度。
3、看墨法,看通篇作品对用墨的理解,墨分五色,五色是否在作品中灵活运用。
4、看章法
·看作品中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变化;
·看空间、疏密变化;
·看墨色变化;
·看结构与分布是否合理。
王石生《陋室铭》(小行楷)55x35cm
意境美:即作品内容与主题是否相符,作品内容是否正能量,一幅作品是否能感动人。一件好的作品,是能打动他人,让观者啧啧称赞的。
综上,我认为书法作品若能做到“一源”、“四法”、“意境美”就是好作品。
王石生-行书条幅x47cm
广州艺博会:您如何看待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您认为在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王石生:书法是历经几千年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粹,既然是人人公认的传统文化,就要弘扬和传承。
这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多个部门发文提要求,国人也逐渐重视书法,特别是中书协提倡书法艺术学习要根植于传统,包括大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书法专业课程和培训班。说明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王石生-楷书横幅x60cm
在书法艺术传承过程中,也仍然存在一些乱象问题,这个要正确看待,正确引导。
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只传承不创新,书法艺术得不到发展,传承就没有意义。只创新不根植于传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综上,我认为书法创作要“根植于传统,勇于创新”。
王石生-隶书横幅x60cm
广州艺博会:您平时在创作之余都做些什么呢?有什么个人情趣和爱好?最后老师是否有其他想和粉丝一起分享的故事?
王石生:这辈子当过兵,打过仗,经历过生死考验,参加党政军工作43年,养成一辈子生活严谨、严肃,做事认真、干练的习惯。退休后的个人情趣和爱好比较广泛,喜欢写字、摄影、打太极等。如今的退休生活就是写字、打太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爱好就是网络。
王石生-行书斗方60x50cm
今年抖音已认证了我的书法账号,下一步我的目标任务就是开设书法抖音小视频与直播,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书法家简介
IntroductiontoCalligraphers
王石生,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澳大利亚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岳阳市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湖南岳阳市洞庭书画院院长。
中国书法协会培训中导师工作学习四年。
·书法作品分别3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
·6次入选湖南省书法家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
·4次参加全国各类书法大赛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精英奖并授予实力派书法家称号。
书法作品分别收藏于宋庆龄基金会,井岗山、瑞金、安源等革命博物馆。
年年举办个人书法展,年在澳大利亚举办“诗意巴陵”王石生澳大利亚书法展,国外8家媒体和国内新闻头条进行了专题报道。
书法善长:行、草。篆、隶、楷也有体会。
隶书源于:礼器、张迁、鲜于黄等;
楷书习于:欧、诸遂良等;
行书源于:王羲之,米芾、赵孟;
草书源于、张旭、怀素、孙过庭、黄庭坚、王铎和近代毛泽东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