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岳阳楼区。李磊摄
网格员与社区民警联合走访,形成治安防控新模式。戚壮波摄
和谐宣讲团在岳阳楼街道办事处宣讲政策送上精神大餐。戚壮波摄
正在户外居民小广场上健身的社区居民。莫流洁摄
网格员上门为辖区居民送老年证。莫流洁摄
“群英断是非”巧解社区“麻纱”。戚壮波摄
居民就近在小广场开展文化活动。莫流洁摄
家庭医生上门为居民检查。戚壮波摄
年投入使用的白杨坡小学全貌。李磊摄
红网时刻通讯员李崇民钟广宇尹萍易露报道
年5月6日,岳阳楼区《以“一网五圈”新模式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径》被人民网收录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年8月1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调查与研究》第8期,以《改革创新社区治理与服务,打造“一公里公共服务圈”》为题,专期推介岳阳楼区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工作的典型经验,并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
年8月16日,国家民政部专家组高分通过岳阳楼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结项验收。
年5月,“警网一体化建设”工作经验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向全国推介。
年5月初,岳阳楼区被省综治办确定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综合创新试点区。
……
千淘万漉终见金,沥沥心血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岳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岳阳楼区委、区政府深入推进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践打造“一网五圈”样本,即“网格化”和“一公里政务服务圈、一公里社区警务圈、一公里就近入学圈、一公里就近诊疗圈、一公里健身休闲圈”的五个“一公里公共服务圈”所织出的智慧之果。
岳阳楼区,被称为岳阳的“心脏”,临长江,滨洞庭,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岳阳楼区作为岳阳市的核心引领区,现辖14个街道、1个乡、1个工作组,99个社区、8个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是岳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近几年,岳阳楼区发展迅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是岳阳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破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岳阳楼区肩负着为城区85万市民服务的重任,城市工作是最大的区情。岳阳楼区人口集中,背街小巷多,旧城区多,在城市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较多,基础设施较薄弱,便民措施不力,居民办事经常来回跑,十分不方便。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治脏、治乱、治散迫在眉睫。
年12月17日,时任岳阳市委书记黄兰香应民所盼,在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庄严承诺,要“推进数字工程,建设智慧城市”。
数字城管可以精确分析处理整个城市部件和事件信息,有效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覆盖。
经过近一年的艰辛付出,岳阳“数字城管”初具规模,系统开发建设了网格化精细管理、信息采集员监管等六大核心功能。系统日均发现和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约件,案件平均处置时间由原来的3至7天缩短为2至8小时内。“数字城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市民的交口称赞。
年12月,时任市城管局局长陈阁辉调任岳阳楼区,任区委副书记、区长。上任伊始,陈阁辉在调研中发现,城市规模扩张、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与管理服务不到位、基础不健全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如何让城市管理更健全更高效?如何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如何让群众享受最便利的服务?
年4月22日,岳阳楼区结合实情,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城管”格局,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委副书记、区长任主任的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20个职能部门、16个乡街行政主职全部纳入成员。随后《岳阳楼区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构建“大城管”格局实施方案》正式下发实施,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年5月,岳阳楼区委、区政府决定纵深推开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随事而变,因时而动,岳阳楼区率先从人社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入手,搭建政务服务网络,先后投入多万元,分设94个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通过区级平台,链接省、市,覆盖街道(乡)、社区(村)的五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
年7月7日,岳阳楼区首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进行试点,将公共服务从“窗口办事”向“身边服务”延伸,由“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迁移。
于是,居民足不出户,只需通过街道、社区平台窗口和“智慧人社”手机APP等渠道,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社保、就业、维权等项人社公共服务。
随后,岳阳楼区逐步将民政、卫计、残联等公共服务事项成熟一项下放一项,通过平台系统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公共服务新体系,同时不断研究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就近服务居民群众。
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年9月22日,市政府召开第4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岳阳楼区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等工作。会议认为,岳阳楼区开展社区管理和服务网格化试点很有必要,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该区的创新试点工作,突出“让政府服务离百姓更近一点”的理念,搞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形成特色,向全市推广。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让政府服务离百姓更近一点”这一核心理念,岳阳楼区把握时机,顺势而为,下最大决心,全力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年7月,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将岳阳楼区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实验时间从年8月至年7月。岳阳楼区是本批次湖南省唯一一个获得民政部正式命名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年12月17日,岳阳楼区抓住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契机,制定执行《岳阳楼区关于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务实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网格管理、居民自治“三合一”工程,整体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短短几个月时间,取得阶段性成绩,走出了一条社区治理服务创新的新路子。
探寻
一张白纸绘蓝图。因势利导,主动作为,岳阳楼区的“三合一”工作模式、“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建设从无到有的开拓创新,既是城市品质的大跨越,更是民生福祉的大改善。
年12月28日,时任区委副书记、区长陈阁辉在岳阳楼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平台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支撑,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办妥相关事宜,畅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年1月,岳阳楼区召开年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推进会,再次研究部署该项工作。要求依托“互联网+”,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加速推进“三合一”工程,在“定机制、建网格、用网络、带队伍、督落实”等方面下足功夫,实现工作机制、工作实效两个全覆盖,让居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年1月22日下午,陈阁辉从省民政厅副厅长李劲夫手中接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牌匾,李劲夫代表省民政厅对岳阳楼区获得这一殊荣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岳阳楼区创建成果。他评价,岳阳楼区的社区建设已经领跑全省、领先全国,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可喜可贺,值得学习和推广。
从善如流,兼收并蓄。年,岳阳楼区分两批完成70个社区网格化建设,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同时,从个社区(村)划分出网格个,按照“一格一员”的标准,安排网格员名,由每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人口、房屋、企业、群众需求、突发事件等信息的采集录入,坚持“一日双巡”,协助做好网格内社会治安、城市管理、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等工作,真正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年5月16日上午,陈阁辉一行先后来到岳荣社区、新胜社区,详细了解社区网格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相关情况汇报。
年7月19日上午,岳阳楼区召开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工作会议,听取各区直部门关于网上办理公共服务、网格服务事件等工作落实情况,部署相关工作。
年8月27日,岳阳楼区委召开第五次党代会,陈阁辉当选区委书记。大会报告提出,要打造“城市管理保障网和一公里公共服务圈”的理念,要求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一公里就近入学”“一公里就近诊疗”“一公里就近文体活动”。
年3月13日,岳阳楼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建文,带队督查社区“三合一”工作时指出,要充分认识网格员的重要意义,以服务促管理,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次次的会议探讨,一次次的实地调研,一次次的探索和总结经验,岳阳楼区“网格化+一公里公共服务”模式正式建立起来。
如今,岳阳楼区全面完成个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三合一”、五个“一公里公共服务圈”“平安岳阳楼区创建”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蝶变
年4月6日,湖南省委办公厅,在工作情况交流第4期,以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服务三合一模式为题,围绕零距离公共服务,网格化社区管理,多元型居民自治等创新举措,向全省推介岳阳楼区社区治理服务工作经验做法,引起强烈反响。
年5月26日,中央政法委机关刊物长安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程劲松一行到岳阳楼区采访报道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三合一”工作。
年6月7日,时任岳阳市委副书记李爱武到岳阳楼区调研,在区公网中心,李爱武指出,要推动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度,增强体验感,充分挖掘居民自治的内在活力。
年6月30日,时任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和生到岳阳楼区公网中心调研,听取岳阳楼区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居民自治“三合一”工程情况介绍,对该区提出的“一公里公共服务圈”理念表示赞许。他指出,岳阳楼区要牢牢抓实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摸底子、补短板,让网格化管理“三合一”和“公共服务一公里”形成品牌,发挥“1”的带头作用。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岳阳楼区委、区政府持续发力,下最大的决心,以“网格化”为基座,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以“一公里”为半径,紧盯居民群众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