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湖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优化形成“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建设岳阳、衡阳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近日,《支持岳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和《支持衡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正式印发。
岳阳市是湖南唯一临江口岸城市。到年,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发展质量、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基本建成,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竞争力位居中部地级市前列。到年,建成更高水平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质量、均量三量稳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衡阳市是湖南湘南区域中心城市。到年,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综合承载力、经济辐射力、示范引领力明显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市、开放强市、创新城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城市品质成为中部地区地级市标杆。到年,建成更高水平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质量、均量三量稳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支持岳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包括加快绿色崛起、打造产业名城、壮大枢纽经济、创建活力之都等方面的内容。
加快绿色崛起方面,营造和谐江湖生态系统、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打造产业名城方面,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临空经济区。
壮大枢纽经济方面,构建枢纽经济体系、提升长江岳阳段通航能力、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口岸功能平台。
创建活力之都方面,提高城市能级、提高通道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区域战略、建设湘鄂赣边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壮大县域经济。
《支持衡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提出应支持建设现代产业强市、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级、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强市方面,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优化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级方面,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和能源枢纽基地,打造区域开放中心、消费中心、医疗中心、教育中心和应急中心。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方面,优化扩大城区规模、加速城市人口集聚、建设高品质大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县域经济强市。
潇湘晨报记者张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