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揭秘被误解了近千年的岳阳楼记,范仲淹
TUhjnbcbe - 2024/12/18 17:29:00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导读:大家接触到《岳阳楼记》都是什么时候呢?小编第一次知道《岳阳楼记》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上古诗课,就是学的这个,这一千古传唱的名篇,当时背的小编可是很心酸的啊,什么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什么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当时那可是摇头晃脑的背阿,不过别说,写的确实挺押韵,现在看来,写的是真的好。寥寥数词就将四时变化的美景勾勒出来了。不过你们知不知道其实《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想象出来的呢,他自己并没有去过岳阳楼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在这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范仲淹以及滕子京。范仲淹(年8月29日-年-5月20日),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苦读及第,后历任县令、校理、通判、知州等职。但真正让范仲淹出名的是他的庆历新政,庆历二年,他出任参知政事,正式开启庆历新政的序幕,但不久后,新政就遭到反对派的打压,遭遇挫折,范仲淹也因此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后在上任途中病逝而忘,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而《岳阳楼记》也就是写在这样的背景下,那时新政已然失败,范仲淹及一众新政党人被贬出京,理由各式各样。庆历六年,巴陵郡太守滕子京请求范仲淹为自己重修岳阳楼写下这篇文章,而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名言名句,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谪的,范仲淹就是想借着应好友之请的同时,含蓄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让滕子京不要只沉浸在对朝廷的不满中,而是要造福一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问题就出现了,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楼,所以要怎样写出这一千古名篇呢。

原来滕子京将《洞庭秋晚图》这一幅画也一并寄送了过来。想象力,对于一个作家,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素养了,因为没有这个,就吃不了写作这碗饭。范仲淹的想象无疑是非常好的,是出类拔萃的。通过画中景,他想象了岳阳楼的地形外貌、自然风光,他写的绘声绘色,我们读来也身临其境一般。

可以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可以仅凭想象,就能近乎身临其境的将一个地方描写出来,还写的那么优美,那么押韵。仅仅面对一纸图画,范仲淹就能写成传世美文。今天的作家诗人,面对火热生动的现代生活,丰富多彩的千人千态,还有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光怪陆离的红尘万象,也理应写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皆有的精品力作。这需要深入生活,观察社会;需要生花妙笔,苦心孤诣;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心鹜八极,神驰四海。更需要有伟大的襟怀抱负,吞吐天下,心系黎元,而这才是我们和范仲淹的最大差距。如果不在这方面下工夫,品德修养不到家,心性猥琐,情趣低下,即便天天住在岳阳楼里,时时面对洞庭湖,也写不出《岳阳楼记》那种千古雄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被误解了近千年的岳阳楼记,范仲淹